央国企 “十五五” 规划系列研究(一):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央国企 “十五五” 规划与发展趋势

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开展“十五五”的预备之年。“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央国企在“十四五”期间通过深化改革、优化布局和强化创新等一系列举措,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不禁思考:央国企在“十五五”时期将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又将如何在新的历史使命中实现突破与跨越?

在此背景下,蓝海智库基于“十四五”时期对政府和产业的长期跟踪和理解,特此推出《央国企“十五五”规划系列研究:深度洞察与战略指引》,期望探讨“十五五”时期,央国企在国家战略中可能被赋予的新定位、新使命以及实现路径。本文作为系列第一篇: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央国企“十五五”规划与发展趋势,将着重讨论央国企“十五五”时期的发展形势。


作者:管宇佳 北京蓝海智库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

审核:刘壮志 北京蓝海智库首席专家/华夏基石集团高级合伙人

新时期新阶段下,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顶梁柱”正经历系统性重构。我们认为,央国企发展的新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六大关键词:

01

宏观:格局演变

全球变局下的战略大调整

当下,国际政治局势日益复杂已然是不争的共识。全球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地缘政治加剧演变,新兴经济体崛起,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与此同时,单边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贸易摩擦规模不断扩大,全球产业链正面临重新“洗牌”,对经济增长造成严重冲击。
图片

近日,美乌首脑爆发激烈争吵,全球政治局势愈发不明朗

图源:新华社/法新社

在这样的背景下,十五五时期,央国企改革将全面遵循国有资产布局“三个集中”要求,即:

一是向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集中——在信息安全、能源、交通等国家安全与经济命脉行业,央国企要成为“定海神针”;

二是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集中——在粮食、水电、救灾应急、医疗卫生等公益保障领域,央国企要构筑“坚实防线”;

三是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兴赛道,央国企要勇于“带头冲锋”。

前两条相对容易理解,第三个“集中”,是国家在新形势下,对央国企提出的全新要求。举个直观的例子:传统观点可能认为,央国企离前沿科技研发很遥远。但未来,在智能汽车芯片、人工智能、脑科学等领域,我们将会看到更多央国企与科研院所、重点民企联合创新的案例,也将涌现出更多像中芯国际这类企业的身影。

02

产业:创新驱动

科技创新进入“关键攻坚期”

如果把经济周期比作季节,此刻全球经济正处在寒冬将尽、新春未至的交替期,而推动经济“由冬向春”的关键,正是科技创新。当下,全球已经十分接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临门一脚”时刻,央国企必须牢牢把握这个窗口期,全力提升科技竞争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这就要求央国企在“十五五”时期,在科技创新角度要更加聚焦两大方向:

一是要聚焦关键领域加快掌握“根技术”,创造更多像华为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领域、深度求索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领域等方面的底层技术突破。

二是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更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把实验室的成果更快、更好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由央国企牵头发起设立的创新实验室。

图片
2024年12月14日,深圳港集团与华为公司“智慧港口”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
图源:深圳国资
03

升维:高质量发展

从“大而不倒”到“强而有力”

我国经济增长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不再单纯追求速度,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这一背景下,高质量发展不是口号,而是一场刀刃向内的升维革命。我们认为,“十五五”时期央国企在发展模式上将面临两个重要转变:

一是从“铺摊子”到“练内功”的转变。过去一段时期,央国企通过大规模的扩张整合,实现了规模的快速增长,但这种“简单粗暴”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效率不高、资源分散等一系列问题。“十五五”时期,央国企将更加注重修炼“内功”,更加聚焦核心能力的提升、运营效率的优化和产品质量效益的改善,务实提高资产收益率。

二是加快数字化转型的转变。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央国企提升效率、优化管理、创新业务模式的关键路径。特别是当下“AI+”的持续渗透,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数字化将全面重塑央国企发展模式。

04

结构:战略性重组

新一轮布局重组呼之欲出

国家国资委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强调,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鼓励以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为龙头推动重组整合。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号召,加快推进国企重组整合,成为各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

图片
湖南省国资国企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深化重组整合,加快转型升级,支撑安全发展

图源:湖南省国资融媒体中心

对央国企而言,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认为,核心意义在于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推动关键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增强产业集中度,提升运营效率和效益。

一是更高效的重组并购。“十五五”时期,国家及地方政府将更高水平推动国有资本战略性重组,加快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地方国企主导的并购重组案例涉及金额占比大幅提升,增强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

二是更集中的协同布局。十五五”时期,国家及地方政府要提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战略引领职能,推动国有企业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05

要求:深化管控

既要管得住又要放得开

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守住央国企的“生命线”,就是守住中国经济的底线。因此,下一个五年规划中,深化国有资产管控,推动央国企合规管理、优化治理,是确保我国经济基本盘稳固的重要举措。在这个方面,我们认为央国企将呈现以下三大趋势:

一是注重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特别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市场风险等典型重大风险,制定应急预案,提升应对能力。同时,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风险。

二是持续加强关键制度建设。“十五五”时期,央国企将陆续实现内控建设与监督体系全覆盖,更加明确职责权限、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加强风险防控,保障企业稳健运营。

三是更加完善监督纠正机制。各级政府、国资委及央国企企业自身将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建立监督问责机制,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保障企业合规运营。

除了在关键领域加紧监管,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在合理合法合规的范围内,央国企同样在探索突破性的制度创新,更好激活国有资本活力。部分地方国企创投基金已经出现“最高允许出现100%亏损”等里程碑式突破,将为央国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注入更为强劲的动能。

06

责任:社会民生

勇担社会和民生服务主力军

央国企除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更是千家万户的“服务者”。新时代新要求下,央国企正在逐步重塑新形象:既要算好经济账,更要办好民生事。因此,这一背景下,对央国企提出了三大新要求:

一是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公益事业等领域发挥示范作用。

二是更支持民生需求保障,参与扶贫、救灾等工作,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加大投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更注重内部员工关怀,加强员工培训和发展指导,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改善员工工作条件,提升福利待遇,提升员工素质和幸福感。

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将民生服务抓在手上,这是央国企“十五五”的价值坐标,更是服务美好生活的坚实承诺。

结语

“十四五”时期,央国企夯基垒台、落子布局,为“十五五”时期立柱架梁奠定坚实基础。当前,央国企正以深化改革为主线,全面开启发展新篇章。但迈向新一轮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解决以往的困境与难题?下一篇,我们将聚焦“央国企‘十四五’规划的三大难题”,解析“十四五”规划过程的堵点与挑战。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18601216502 13953283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