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代工企业的新突围路径 | 外贸代工企业转型系列研究(第二期)
当下,当中国不再仅仅是“世界工厂”,而逐渐转型为全球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时,企业同样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基于此,本文我们将重点剖析中国内需市场壮大的三大趋势;同时面向内需市场,为外贸代工企业提供两大转型建议方向。 “当风向转变时,有人筑墙,有人造风车。” ——中国古谚语 过去几十年,中国以其庞大的制造能力和低廉的生产成本,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然而,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不再只是全球供应链的制造中心,而正逐步转变为全球最重要的消费市场之一。这一变化并非偶然,而是由经济模式调整、社会结构升级和政策引导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的。中国市场正在从依赖出口驱动,逐步转向以内需拉动增长。 1 经济模式转型: 从出口导向到内需驱动 过去四十年,中国经济的腾飞主要依赖出口+投资双轮驱动模式。但如今,全球贸易壁垒加剧、供应链不确定性上升,依赖外需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取而代之的,是以国内消费为核心的“内循环”模式,这一转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支点。 “内循环”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数据。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8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换个角度说,中国人自己的钱包,正撑起一半经济增长。 政策层面,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双循环”战略,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同时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 ● 激发国内消费潜力,减少对外需依赖。 ● 通过优化消费结构,释放中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构建更健康的内需市场。 ● 大力新能源、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支持新兴行业,以内需市场带动产业升级。 以新能源汽车市场为例:通过政府补贴+技术升级+基建完善三箭齐发,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1300万辆,占全球总量的70%,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是的,你没看错,连续5年全球第一。这不只是行业爆发,更是内需“造血”的典范。 2 城镇化与中产阶级崛起: 内需增长的双重动力 中国内需市场的崛起,不仅是经济模式的转型,更是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所推动的结果。其中,城镇化进程加速和中产阶级的崛起,是最核心的两大动力。 城镇化进程:新城市人口释放消费潜力 城镇化带来的不仅仅是人口迁移,更是消费需求的爆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67%,相比2010年的50%显著增长。这意味着,数亿人从农村进入城市,消费水平大幅提高,住房、交通、教育、医疗、娱乐等需求全面升级,特别体现在以下几个领域: ● 房地产及家居行业:城市人口增加,住房需求持续旺盛,带动家装、家电、智能家居市场快速发展。 ● 快消品与智能设备: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更加现代化,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激增,如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 ● 新兴服务业:物流、电商、在线教育、共享经济等行业快速发展,满足城镇化进程中的多样化消费需求。 中产阶级崛起:消费结构升级 据麦肯锡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中产阶级规模已超过 4亿人,占全球总量的30%,且仍在快速增长。相比于传统消费者,国内的中产阶级具有以下消费特点: ● 收入稳定,消费意愿强烈,追求品质生活。 ● 更愿意为品牌、设计和服务支付溢价,消费不再只看重价格,而是更关注价值。 ● 健康环保意识增强,有机食品、可持续包装、低碳产品等绿色消费更被偏好。 图为消费者在cdf海口国际免税城选购化妆品 图源:《中国商报》 对中产消费者而言,传统的“价格驱动型消费”正逐渐被“品质驱动型消费”所取代,他们不再仅仅追求低价商品,而是更关注产品的设计、品牌价值和附加服务。此类人群消费升级的趋势十分明显,以高端家电、健康食品、智能家居为代表的高品质消费市场正在快速增长,具体表现在: ● 苏宁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假期,苏宁易购万元以上家电销量增长79%,嵌入式冰箱、洗碗机等中高端家电产品成为主流,品质消费的需求持续攀升。 ● 欧睿国际预测,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运动服饰市场,预计今年将增长7%,其中高端品牌和小众运动鞋制造商格外受到青睐,生活品质愈发重要。 ● 2025年是国家倡导的“全民体重管理年”,健康管理产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热潮,食品营养秤、抖抖机、营养保健产品等为代表的相关健康管理产品增长明显,对于健康管理表现出更全面、更多样化的需求。 对于企业而言,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意味着品牌和创新的重要性空前提高,企业必须调整产品策略,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 3 消费升级与降级并行: 多层次消费市场的形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消费市场呈现出“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并存的双重趋势。一方面,中高收入群体推动了高端品质消费的崛起,他们愿意为更高品质、个性化体验和品牌溢价买单;另一方面,部分消费者因经济压力选择更务实的消费方式,强调性价比、实用性,甚至通过共享经济、二手交易等方式优化支出。这两种消费趋势并非对立,而是共同塑造了一个更加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格局,为企业提供了从高端市场到大众市场的多重机遇。 务实消费逐步成为主流 近年来,随着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务实消费逐渐成为许多家庭的共识。在非必要品类上削减支出,但在生活必需品上保持品质追求,已成为许多消费者的理性选择。这种务实消费的特点,突出体现在食品、家电等领域。 在食品消费上,进口食品曾是许多家庭展示消费实力的象征,但在经济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选择价格合理且质量可靠的本地品牌。这种“从进口到国产”的转变,一方面反映了消费者对性价比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本地品牌在品质上的持续耕耘,逐步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在家电市场上,也呈现出类似趋势。相比高端家电产品的功能全面,务实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基础功能型家电,而非功能更多元化的进阶产品。 二手与共享经济兴起 除了注重性价比,消费降级的另一典型表现是二手交易和共享经济的迅速发展。二手经济不再被视为“将就”的选择,而是被赋予了更高的社会价值和实用意义。以闲鱼为代表的二手电商平台,通过提供便捷的交易渠道,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截至2024年11月,闲鱼注册用户数已突破6亿,年度用户复合增长率接近30%,涵盖了从家电、家具到服饰、电子产品的广泛商品类别。 与此同时,共享经济的普及也为消费降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服务的推出,在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通过共享服务,消费者避免了购买高成本商品的支出,并且容易获得更便利的服务体验,特别受到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青睐。 此外,共享经济还延伸到了更高价值产品的领域。当下,共享服装租赁平台正成为年轻消费者的热门选择,消费者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租赁奢侈品礼服或品牌服饰。这种“轻奢共享”的模式,不仅缓解了消费者的经济压力,还同时满足了消费者当下对奢侈品牌的获得感。 4 对代工企业的启示 :我们能做什么? 内需增长的双重动力 当下,中国消费市场的多层次特性为代工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品牌化转型机会。在这一浪潮中,企业有望通过敏锐洞察消费趋势,精准把握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精准定位和策略布局,创新性产品设计,推动企业高效运营,实现从传统生产商转型为市场领先的品牌运营商。 聚焦品质型消费:打造高端品牌的机会 消费升级为代工企业进入高端市场提供了全新契机,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顺利切入品质型消费市场: ● 提升设计水平,强化品牌价值。产品设计是消费者感知品牌品质的第一接触点,通过整合国内外设计资源或建立内部设计团队,加强品牌故事的塑造,借助情感营销提升品牌附加值,打造独具个性和高端品质的产品线,将传统的代工生产经验转化为市场优势。 ● 增加产品附加值,突破传统制造局限。在满足产品基本功能之外,积极融入智能化、健康环保或个性化功能,全面提升产品附带的服务与体验,实现从“制造者”到“创造者”的转变。 ● 整合渠道资源,打造优质消费体验。品质型消费不仅限于产品本身,服务和渠道体验同样是消费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网络,将品牌形象和高端产品体验更直观地传递给消费者,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进而使消费这个过程也变成品牌价值的一环。 满足性价比需求:打入大众市场 区别于品质型消费,面对价格敏感型消费者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要求,需要代工企业更关注生产流程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 ● 推出简约而可靠的产品系列。在这一市场,代工企业可以探索通过对非必要功能的裁剪,专注于产品的核心功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简化设计来降低生产成本,提供高性价比的基础款产品。 ● 强化成本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终端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必然倒逼这一领域的生产企业需要通过优化成本结构来维持竞争优势。企业需更关注采用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成本、利用本地化供应链减少运输费用,通过精益管理来减少浪费,或者通过数字化运营提升生产效率。 ● 通过优质口碑扩大影响力。性价比市场往往高度依赖消费者的口碑传播,通过规模效应摊平成本,获得更多利润点。代工企业需重点关注产品的稳定性能和售后服务质量,尽快在下沉市场中建立可信赖的品牌形象。 作者:刘壮志 管宇佳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