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人口规模预测
01 经济社会因素分析
对3.15户籍新政之前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与人口规模的关系进行分析,包括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就业机会、城市硬件环境等。其中,产业结构升级是地区经济发展和质量提升的主要标志,往往意味着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是影响区域之间人口迁移、流动的重要因素。此外,固定投资迅速增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地铁、港口等交通设施优良,城市环境和城市品质稳步提升,也为吸引人口流入提供了更多的动力。
由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GDP、固定资产投资额、产业增加值等诸多指标之间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且GDP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为提高模型分析的准确性,研究仅保留产业结构、城市环境两项综合性指标,用以反映城市在经济发展、产业优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环境改善等多方面的总体发展情况,探究这些因素与人口增长的相关关系。借助Eviews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以下关系:
其中,△P表示常住人口的年增速,△I表示产业结构相较于上一年的提高水平,即三产占比重同比提升值;△E指城市环境指数相较于上一年的提高水平,以此反映城市宜居环境随时间的改善情况。
模型(1)的经济意义为:根据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近十年来常住人口增长规律,三产占比每提高0.01,对应的常住人口规模将增长0.64%;城市环境指数每提高0.01,对应的常住人口规模将增长0.06%。
02 “3·15户籍新政”因素分析
近年来,新区高度重视人口人才引进工作,不断向青岛市相关部门建议放宽新区落户门槛。3月15日,青岛市下发新的户籍政策,新区的落户政策基本实现“想来就来”、“想落就落”。本文进一步对模型(1)进行优化,考虑政策因素的影响。设定policy为人口吸引政策,特指“3.15户籍新政”以来成果显著的政策。将policy其作为虚拟变量,其取值为2021年之前,policy=0;2021年三月份以后则policy=1。将青岛市西海岸新区“3·15户籍政策新政”的人口增长等数据代入,得到表达式(2):
模型(2)表示,根据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经验数据,在出台“3·15户籍新政”政策以后,常住人口增速将在原基础上平均提高约2个百分点。
03 预测方案设定
a. 低方案
从自然增长情况来看,低方案设定“十四五”期间,新区常住人口基本维持当前较低的自然增长率(总和生育率约为1.6~1.7)。在机械人口增长方面,低方案假设未来不发生影响人口迁入迁出的重大因素调整(如人才政策等),使得机械人口同样基本维持“十三五”期间的增长速度。从长期来看,这样的低水平增长是不足取的。因此,该方案仅作为参照和警示方案。
b. 高方案
在自然增长方面,设定“十四五”期间人口生育进一步放开,生育意愿得以加强,自然增长率预期达到新区“十三五”最高水平(约为1.0%),并得以在“十四五”期间维持。机械增长方面,高方案设定为:参照杭州、长沙等城市“抢人大战”经验,在“十四五”期间陆续出台有效的引人政策,同时保障产业层次和城市环境质量逐年提升,实现机械人口逐年稳定、高速的增长。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本文选择2.6万作为“十四五”期间新区年度人口机械增长的参考值。
04 人口规模预测结果
根据统计数据预测结果,在低、高方案下,2025年新区户籍人口为149.59万、155.39万,分别较2020年增加14.11万、19.91万。高方案通过大量吸引青年人口流入,对减缓人口老龄化的作用十分明显。此外,由于高方案场景设定为生育政策彻底放开及生育意愿明显加强,因此相较于低方案,高方案中0~4岁人群增长更加明显。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