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渔业区域品牌发展趋势及标杆案例分析
蓝海智库
智库视点
自2014年以来,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方兴未艾。作为农业领域重要分支,海洋渔业区域品牌乘势而起,我国主要沿海省份的各级地方政府在海洋渔业区域品牌建设方面也逐步发力。
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海洋渔业区域品牌得以迅速发展的核心原因在于:
一是有效破解“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通过整合区域特色渔业资源,缔造标准,建立组织供给平台,一端连接“大市场”,一端连接“小生产”。通过品种选择、标准制定、产品分选、品牌授权、组织构建等一系列手段,将“小散乱”非标化的生产者组织起来,向市场供给大规模标准化产品,以满足“大国市场”的需要;二是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和规范生产,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小农生产”水平,提升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能力和水平。
01
海洋渔业区域品牌主要发展趋势
(1) 龙头企业创新引领,政府及行业协会赋能产业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促进区域品牌形成。
大连市普兰店区海参产业以皮口地区为龙头,以五大龙头企业为引领,凭借其天然的地理优势、精良的品种、海参养殖,加工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化全面发展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特色化海参产业,已形成海参(辽参)品牌效应,尤其在育种、育苗、养殖、生产、研发、加工、储运、销售方面,已经锻造出一条完整的全产业贸易链条,带动了海参加工业产业集聚,扩大了辽参原种基地的品牌影响力。2017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普兰店区“中国辽参产业之都”产业品牌称号,区内龙头海参企业鑫玉龙海洋生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授予“中国辽参产业创新发展基地”称号。
(2)政府主导区域品牌培育,以地理标志产品为核心依托,多角度打造有差异化竞争力的区域品牌。
近年来,从国家部委到省市层面,支持区域品牌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自2020年以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南方沿海省份海洋渔业地理标志产品数量增长迅速,如白蕉海鲈、顺德鳗鱼、茂名罗非鱼、播州乌江鱼、程村蚝等等,数量的激增与品类的同质化为渔业区域品牌发展带来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整合区域内特色品牌、产品,搭建区域品牌赋能平台,形成合力,集中打造有差异化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海洋渔业区域品牌,将会成为品牌定位未来发展趋势。
(3)原产地直销模式获得大力推广,助力海洋渔业区域品牌突破地域市场和流通瓶颈,获得发展新机遇。
众多地理标志产品品牌通过自建平台或与京东、阿里等电商平台合作构建产地直销模式,一端连接原产地,一端连接消费者,通过构建“极短链路”提升利润、提高产品的区域覆盖,减少链路、增加渠道也是区域品牌发展的重要趋势。
02
标杆案例分析——宁德大黄鱼
(1)产业发展概况
福建省宁德市是我国大黄鱼养殖主产区,区域优势明显,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宁德市大黄鱼养殖2020年产量达17.8万吨(占全国80%以上),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成为沿海渔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当前宁德市大黄鱼养殖户达4000多户,主要收购企业22家,经收购企业流入国内市场的大黄鱼约占全市产量95%以上。
2005年,“宁德大黄鱼”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宁德市蕉城区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大黄鱼之乡”称号;2016年,“宁德大黄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9年,宁德市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大黄鱼之都”称号。截至2021年,宁德市大黄鱼产业已拥有“岳海”、“海名威”和“三都港”等8件中国驰名商标。
(2)产业发展路径
▲自然资源条件优越,生产捕捞历史悠久。
宁德市俗称闽东,位于福建东北部,濒临东海,海岸线长,港深湾阔,气温适宜,海水比重稳定,营养盐丰富,海区几乎无工业污染,水质好且避风条件也好,能够为大黄鱼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并以其优越的海域环境与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成为我国大黄鱼人工养殖的发源地与最大的人工养殖、苗种繁育和产品出口基地。
宁德大黄鱼属闽粤东族(闽粤东族以宁德官井洋鱼群为代表),原居我国海洋四大主捕对象之首。据《宁德县志》载:官井洋因“洋底有井”,“井源远自浙东龙泉来”,故名。它是我国唯一的内湾性大黄鱼产卵场,素有“官井洋、半年粮”之称。其大黄鱼具有宁德鲜明的地域特性和海洋文化性。历史上渔汛季节就有宁德、霞浦、福安、罗源、连江县市数百条小渔船,上万名渔民云集官井洋捕获大黄鱼,渔舟梭织,商人云集,通宵达旦,灯火辉煌。
▲突破大黄鱼人工繁育和增养殖技术难关,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并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
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酷渔滥捕,大黄鱼天然资源濒临枯竭、踪影难觅。1985年,福建省设立了“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同时组织水产科技人员利用尚存的野生大黄鱼资源开展了大黄鱼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以刘家富教授为代表的宁德市水产科技工作者,成功突破了大黄鱼人工育苗与养殖关键技术,缩短了商品鱼的养殖周期,产业显著的经济效益,打破了少数专家“中下层鱼类的大黄鱼难以人工养殖”的论断。大黄鱼形成产业规模,并向本省及周边浙江、广东、江苏等地辐射,把资源濒临枯竭的大黄鱼开发成为我国最大规模的海水鱼网箱养殖产业。
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宁德大黄鱼产业仅源于民间自发行为,逐渐陷入无序发展的困境。2000年投放的10多亿尾鱼苗到2002年收成时产量剧增,由于市场开拓不充分,导致售价跌破成本,多数养殖户亏损甚至破产,产业重新洗牌。
将产业链条的重心过多地压在养殖环节上,不利于大黄鱼产业化发展。认识到自身的“短板”后,宁德大黄鱼从业者开始走上转型升级之路——加工、流通、出口等业态开始慢慢出现并逐渐完善;大黄鱼从业者也向内陆城市开拓市场,建立了遍布全国各地的营销网络,并进入了国际市场。
自2004年价格回升后,产量为5.5万吨左右,价格维持在2.5万元/吨左右,整个产业趋于稳定,并逐渐形成了从育苗、加工、养殖到运输、贸易、出口等的完整产业链。
在宁德大黄鱼产业技术创新的氛围中,尤其重视大黄鱼育种工作,不断健全大黄鱼原良种体系,宁德市目前拥有大黄鱼育苗场60多家。其中,省级以上原良种场2家,全国现代种业示范场2家,并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大黄鱼原种场、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级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
▲龙头企业悄然崛起,齐头并进,发挥了良好的产业带动作用,在产业链上中下游均有代表性企业出现。
其中,福建岳海水产食品有限公司(14.4亿,2019年)、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10.94亿,2019年)、宁德市金盛水产有限公司(10.61亿,2019年)位列“2020(第四届)中国农业企业500强”,且均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另外还拥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三都港”牌大黄鱼是国内大黄鱼电商第一品牌,在所有海鲜水产电商品牌中也常年位于第一梯队。
▲行业协会积极助力,推动产业有序发展。
2003年5月宁德市大黄鱼协会成立,以协调行业关系、加强行业自律、沟通政府渠道、反映业者呼声、维护整体利益为宗旨,现有团体会员近百家,个人会员300多人。自成立以来,受省海洋局委托制定了《福建省大黄鱼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中国大黄鱼网,协调大黄鱼育苗、养殖、加工、流通、出口等环节的秩序,整合全市大黄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共创知名品牌,并提供行业服务,为会员争取优惠政策,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会员的拥护和政府的肯定。
▲政府“精心呵护”,全方位推动宁德大黄鱼产业品牌的发展。
2013年,宁德市政府出台《加快推进“宁德大黄鱼”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加速了“宁德大黄鱼”品牌发展。2019年,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制定《打造“中国大黄鱼之都”品牌建设工作方案》,提出打响“中国大黄鱼之都”品牌,提高“宁德大黄鱼”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做大做强做优大黄鱼产业,使宁德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大黄鱼产业代表地。
加快推进养殖设施升级改造,推动大黄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大黄鱼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宁德大黄鱼”可追溯体系。强化品牌形象推广,全面塑造“宁德大黄鱼”品牌形象。举办大黄鱼文化节、文化论坛,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国内重要城市举办的渔业博览会,加大“中国大黄鱼之都”品牌宣传力度。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拓宽销售渠道。鼓励水产龙头企业加强精深加工产品研发,丰富提供市场的产品品类,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加大品牌影响力及市场占有率;鼓励引导水产龙头企业积极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与京东、天猫、拼多多、顺丰优选等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加快冷链物流建设,优化商品配送,有效拓宽销售渠道。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坚持创新驱动,积极引导水产加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加工保鲜和副产物综合利用,做好与低值渔获物的加工衔接,提升大黄鱼产品附加值;鼓励大黄鱼加工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生产线和加工工艺;推动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加大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投入。加大扶持力度,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宁德市海洋渔业品牌发展路径总结:
宁德大黄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首先离不开所在区域的资源禀赋,即必须具备适合大黄鱼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上,在政府及科研机构的主要推动下,攻克大黄鱼人工养殖的技术难关,大黄鱼产业首先在养殖环节实现规模化并逐渐延伸到其他产业环节,进而逐渐发展出一大批分布在产业链各环节上的龙头企业,并发挥了良好的产业带动作用。最终,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地方政府对宁德大黄鱼品牌建设等系列政策的扶持带动和依托下,宁德大黄鱼品牌在形式上得到确认,在内涵上不断丰富发展。
●关于我们 ●
蓝海智库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以海量数据和专业研究为基础,为政府提供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企业战略转型以及产业战略投资等专业服务,致力于成为产业研究咨询与投资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智库聚焦深度产业研究,以产业规划咨询与股权投资为基础,辅以高端产业资源,培育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协同效率,整合产业资源,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实现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