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奢护肤品牌“海蓝之谜”案例解析
海蓝之谜(LAMER)是雅诗兰黛集团旗下的面霜品牌,创始人是马克·斯胡伯。依托航天物理科研背景,通过对皮肤修复成分的研发专利,海蓝之谜成为护肤品类的知名产品品牌。强大的效果与高端的定位,使其深受世界各地消费者的追捧,被誉为“贵妇品牌”,品牌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
品牌发展历程
1. 现身说法故事营销,快速树立高端定位
“海蓝之谜”品牌成立于1965年,其创始人马克·斯胡伯(Max Huber)是美国太空总署(NASA)太空物理学家,在一次对火箭稳定器的实验研究中,因为火箭燃料爆炸,不幸遭到化学药品灼伤,经过多次皮肤科医师的医治后仍无法将他的面容回复到以往,于是马克·斯胡伯决定自己投入皮肤修复面霜的研发,而后创立海蓝之谜(lamer)品牌。
马克·斯胡伯在加利福尼亚创建了自己的实验室,经过12年6000多次的试验后,终于从深海聚藻中提取出一种有效成分“神奇活性精萃Miracle Broth™”,作为海蓝之谜产品配方的核心,这个成分也被誉为海蓝之谜的“灵魂成分”,需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发酵过程。
海蓝之谜面霜不仅让博士的面容成功地恢复健康肌肤原有的面貌,更让其少数友人的皮肤问题获得改善,一经发售便吸引名流与时尚先驱的高度关注。
海蓝之谜的品牌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只是其真实性并无从考证,创始人的身份也一直存疑,但这个品牌故事的营销作用却为“海蓝之谜”奠定了足够的“爆品基础”。它暗示了消费者海蓝之谜面霜拥有强大的修复能力,使之在众多的面霜当中脱颖而出,抢占了肌肤修复面霜的定位。发明人马克·斯胡伯的科研背景也让消费者对其产品的效果产生天然的信任感。这样的“故事营销”手段在海蓝之谜的品牌发展过程中“屡见不鲜”。
“1992年Dr. Max Huber过世后,其产品的客户因为太担心会断货停产,于是疯狂收购囤货,纽约市一位贵妇更是创造了一次买下120瓶乳霜的惊人纪录!”这些故事营销潜移默化地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对于海蓝之谜产品效果和稀缺性的预期效应。海蓝之谜的市场表现也营销加持之下一路高歌猛进。
2. 强强联合加速增长,奠定高端奢侈品位
1995年海蓝之谜加入了世界最大的化妆品企业之一“雅诗兰黛”,成为雅诗兰黛的旗下品牌。按照Huber研究实验室的研发高级副总裁安德鲁·贝瓦夸(Andrew Bevacqua)的说法:“海蓝之谜的面霜一直很火。雅诗兰黛一直想购买它,但马克·斯胡伯博士并不愿出售。 ”直到1991年马克·斯胡伯博士去世,海蓝之谜一度陷入经营的低谷。1995年马克·斯胡伯的女儿把Lamer卖给雅诗兰黛。
收购故事的真假依旧无法考证,但作为领域内的头部企业,在雅诗兰黛的大力推动下,海蓝之谜以高端定位、高昂售价向上层用户渗透。著名女星玛丽莲·梦露、杰西卡·切斯坦、卡莉·克劳斯、巩俐等都曾是海蓝之谜的代言人。高举高打逐步下沉的方式加之“神秘成分”“稀缺产品”的营销策略,让海蓝之谜迅速跻身护肤领域头部品牌梯队,受到全世界爱美人士的青睐。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贵妇级”爆款奢侈护肤品。
3. 单品单柜楔形突破,由点及面有序迭代
2004年8月,海蓝之谜进入中国时采取了独一无二的“单品单柜”上市方式,仅依靠最能代表海蓝之谜精神的LAMER奇迹面霜,就在各个专柜创出销售佳绩。让海蓝之谜迅速成为全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早在海蓝之谜进入中国之前,就有了lamer奇迹面霜之外的“眼部精华”等其他产品线。但是在上架国内时仍旧选择复制自身在原本市场的成功路径。从单款产品开始引爆,再由点及面进行爆品迭代,这不单能更加聚焦企业营销时的资源投入,也能更好地聚拢消费者的注意力。
在lamer面霜获得成功之后,海蓝之谜陆续在国内市场推出修护精华露、眼部精华、爽肤水、粉底液等一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始终牵动着国内爱美人士的目光,几乎做到出一款爆一款的程度。
4. 发力公益联名破圈,强化品牌价值壁垒
作为行业头部品牌,海蓝之谜一直致力于与海洋相关文化建设来支撑其品牌背后的内涵价值。围绕海洋主题的各种联名活动也让海蓝之谜品牌在不同圈层中逐渐渗透,建立认知。
在海蓝之谜与其他海洋环保组织联合推动下,2009年开始,6月8日被联合国正式确立为世界海洋日,也因此每年6月海蓝之谜都会推出一款纪念版精华面霜,这也成为海蓝之谜忠实粉丝每年的期待。
2017年设立海蓝之谜蔚蓝之心海洋基金会,通过慈善捐款,努力创造引领变革的浪潮,致力于保护全球的海洋栖息地,确保为子孙后代留下充满生机的大海2018年赞助葡萄牙亚速尔群岛、加勒比海格瑞达以及中国东海的海洋保育专家,2019年帮助在加勒比地区栽种了30000棵红树,今年将资助那些致力于教育下一代并支持他们成为其当地社区中变革推动者的组织。
2022年海蓝之谜与风靡全球的游戏IP英雄联盟手游版共创首次IP跨界营销,也是英雄联盟这一顶级IP的首次授权,将海蓝之谜明星单品“海蓝之谜修护精萃水”与英雄联盟经典英雄“唤潮鲛姬·娜美”进行了一次跨界联动。获得了年轻群体对海蓝之谜的高度认可。
品牌发展启示
1. 产品即品牌,产品力是品牌基础
一个品牌被广泛认知,必然需要通过一个主打产品作为载体来“触达”消费者,产品所表达出来的调性、风格、卖点、性价比,就是用户对这个品牌的大部分的认知。尤其在当下这个市场,消费者、渠道商、内容创作者等产品链路上的所有角色都在期待各种“爆款”产品的出现,爆品吸引整个市场的目光,因而企业也越发倾向将资源的投入聚焦到一款有“爆款潜力”的产品之上,通过一款“爆品”的成功来带动品牌的认知度,从而“低成本”地打响自身品牌。
很多营销出身的人在创业做产品的时候会把大量的资源投入产品营销和渠道建设当中。认为只要营销转化做得好,产品差一点没关系,因而对产品本身的质量极其轻视。这种做法短期内产品的渗透率、认知度或许能做得不错,但后续客户对品牌的美誉度、忠诚度就很难维持,因而并不可取。
对于“产品品牌”来说,品牌所指代的就是某一个品类的产品,诸如老干妈就是辣酱、王老吉就是凉茶、iphone就是智能手机,产品力所代表的就是品牌力本身。所以认真打磨产品,让产品具备成为“爆款产品”的潜质,才是品牌成功的基础。
2. 文化即品牌,好品牌需要好故事
从海蓝之谜的品牌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品牌的成功需要一系列故事、概念、事件的透出,让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稳固的认知。这个认知需要承载着某一种独有属性,或者是一种价值认同,甚至是情感上的归属感。这种承载所能带来的溢价要远高于产品本身的价值。海蓝之谜通过故事、事件的输出,让消费者对其研发能力、产品效果抱有极高的推崇;而高端的定位和高昂的定价又让使用它的人群获得了自我价值认同的归属感,海蓝之谜因此才能置身在一个难以被轻易取代的位置上。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特斯拉背后所代表的是一种颠覆传统的文化,他的消费者往往推崇创新的思维方式,对未知的未来抱有极大的期待;而小米背后所代表的则是创新与性价比,只要提到小米消费者想到的往往是一些新奇特的产品,并且不需要担心自己“买贵了”,这种价值认知是极其难以撼动的,即便小米现在正逐步向高端化发展,部分产品的利润空间也慢慢有所扩大,但它依然需要保证在核心的产品的定价上能够“感动人心”,消费者也依然认为购买小米的产品是“性价比”之选。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