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重型装备制造业企业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发展启示

1
简介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是海洋重型装备制造行业的知名企业,由世界500强之一的中国交通建设公司控股,公司总部设立于上海。公司现有8个生产制造基地,主要集中于上海、南通、江阴、张家港等江浙沪沿海地区,生产制造基地占地总面积超1万亩、覆盖总海岸线达10公里。其中,公司位于长江口的上海长兴基地,涵盖深水岸线5公里、承重码头3.7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重型装备制造厂。借助自有的26艘6万吨到10万吨级整机运输船,公司源源不断将海工装备产品从长三角地区送往全世界。

2016年5月13日,当下世界上最大吨位的12000吨起重船在上海长兴岛基地交付,该起重船由振华重工自主研发建造,在交付现场,被国家当场命名为“振华30号”。据英国权威杂志《World Cargo News》(《世界货运新闻》)统计,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全球共有271台岸桥订单,其中222台订单来自中交集团所属振华重工,占比82%。这是振华重工在港口机械市场连续18年位居世界第一,也是自其1992年成立以来的最高峰值,标志着振华重工的港机(岸桥)产品全球市场份额由70%以上正式跨入80%以上的时代。该杂志同时表示:全球岸桥市场整体发展平稳,振华重工却在不断提升市场份额。

2019年9月1日,2019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发布,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列第323位。2019年11月14日“一带一路”中国企业100强榜单,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列第91名。

图片

02
历程

1. 解决卡脖子掣肘,创立振华重工自主品牌

振华重工的前身可追溯至1885年成立的公茂船厂,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以港口机械为代表的海工装备行业的发展还是一穷二白,设备只能依赖进口,核心技术也被外国封锁,全国95%的市场份额被日本三菱/三井、德国克虏伯、韩国三星等巨头垄断,多年受制于人的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当时的管彤贤已经是59岁的老人,本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在听到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为了积极响应邓小平同志的号召,59岁的管彤贤毅然决然地带领着十几个人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1992年,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最初的振华只是跟在外国企业的后面学习他们的技术,就是采用当年常见的代工模式,买来其它大牌的零配件来进行组装,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避免在创业初期走很多弯路,又可以高起点进入市场。但是事情的发展得并不顺利,在当时的国内市场,普遍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国货没人买,洋货被垄断”的情况。而且一直地模仿外国机器,这并不能稳固企业的生存能力,也无法打造自己的品牌,更无法完成实业救国的愿望,于是管彤贤带领制作班子,开始研制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产品。但是问题又来了,因为是自己研制出来的产品,没有什么名气,更没什么口碑可言,很难获得大家的信赖。但是管彤贤没有放弃,他选择激流勇进,更是放出豪言壮语,表示“世界上凡是有集装箱的大港,都应该有振华的港机”,拉开了我国海工装备自主化的序幕。

2. 抢抓全球化机遇,崛起成就全球港机之王

面对大家的不信任,如何打开市场成为关键。管彤贤首先采取价格战来打开振华的市场,靠着低于同类型企业30%的价格,和“自掏腰包”免掉了百万美元的运费。振华从世界20多个著名机械制造商手中,抢到了“温哥华港口”第一单。这一订单直接成为振华重工发展史上重要转折点,订单价格虽然很低,但振华重工还是尽最大努力去完成,凡是自身做不好的关键零部件,均采用世界品牌。这个订单振华重工是不赚钱甚至可能是亏损的,但当客户看到振华精致的零部件,非常满意,第一单尚未完工就追加了第二单。迅速崛起的振华,很快就将自己的产品卖向了全世界95个国家,所占世界市场份额高达92%以上,而欧美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了90%以上,是当之无愧的港机之王,振华的国际客户美誉度迅速建立。

3. 推进制造服务化,牢固坐稳全球港机龙头

在不断巩固传统业务优势的同时,振华重工还积极拓展智慧产业、民生消费、融合发展和数字产业等领域的业务,形成集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业务能力。

振华重工以智能装备和智能车间两大领域为突破口,在多个生产基地开展了智能制造的试点改造升级工作,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生产现场的可视化管理,提高大型起重设备制造行业自动化装备水平。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范围内航运贸易物流、船舶造修、装备制造等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市场均面临较大波动。相对立的,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却几乎不受影响。此后,全球部分龙头海工装备制造商先后加大对后端服务投入力度,服务业营收比例持续攀升。大环境驱动下,振华重工重新重视后端增值服务,却霍然发现由自己生产的海工装备所延伸的服务市场,早已被竞争对手先发制人,几近蚕食殆尽。

2022年4月开始,为了抢回服务市场份额,振华重工进行了一些海外战略的调整。在荷兰、德国、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和土耳其以及斯里兰卡成立五家分公司,提供设备维护保养、升级改造等服务。同时,利用远程诊断、5G通信等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目前,振华重工已经为全球超过1000台港机提供了远程诊断服务。

03
启示

1. 精准把握时代脉络,紧跟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振华重工作为中国重要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发力于中国海工装备国产化替代关键进程,致力于紧跟中国制造战略的发展趋势,积极推动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振华重工打造的中国海工装备“旗帜+旗舰”,带动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向世界中国基建能力的大跨步发展,离不开国家强大的经济实 力与技术创新力量,同时这也是振华重工企业创新奋斗的 必然结果,紧跟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同时,又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提供了绝佳示范。

2. 产品技术全球领先,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振华重工极其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在夯实科学技术创新基础上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先后在国内外建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同时,振华重工不惜让出部分利益,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合作项目,旨在学习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推动产品技术水平从模仿、到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到目前引领全球港口海工装备发展。此外,振华重工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通过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建立专业的团队,提升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助力振华重工由中国制造品牌全面转向“中国创造”品牌。

3. 深化品牌卓越服务,塑造振华全球引领形象

振华重工在取得一定行业地位后,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勇于不断实现自我革新,推动企业品牌不断迈上新台阶。一方面,振华重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建立海外分支机构、设立合资企业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多个销售和服务中心,充分响应客户实际诉求,以个性化定制为根本,提供更加便捷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为海外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振华重工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管理模式,持续加强质量控制,不断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以项目的成功实施和客户美誉度不断反哺企业品牌,推动振华品牌全球引领形象更加突出。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18601216502 13953283692